查看原文
其他

互联网时代,我们真的在意隐私吗? | 《腾云》65期卷首语

王晓冰 腾云 2020-08-23

“非好友可以看十条朋友圈,做你朋友只能看最近三天的,我们互删吧!”

 

微信刚推出“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”功能时,这个段子曾风靡一时,阅读者无不会心一笑。3天、半年、全部,轻触几次按钮的背后,折射出的却是互联网时代各不相同的隐私观。

 

隐私是什么?你真的在意自己的隐私吗?本期《腾云》杂志卷首语中,执行主编王晓冰从不同朋友对待隐私截然不同的态度谈起,分享了隐私观的形成机制,并提出了互联网时代隐私观对企业的挑战,发人深省。


本文由腾云编辑整理发布。


王晓冰

腾讯社会研究中心总监

《腾云》执行主编

1


隐私是什么?


隐私是什么?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。

 

从朋友圈的设置就可以看出人们隐私观的差异,有人完全开放,有人允许朋友浏览半年的信息,有人只允许浏览三天。如果微信给出更多选项,很多人都要纠结了。

 

有些人觉得隐私完全不重要。比如我的朋友赵嘉敏。一说到隐私,他就反问:隐私是与生俱来的观念吗?他甚至认为真正的互联互通就是人将所有信息放到网上共享。当然,他是技术乐观主义者。

 

但是我另外一个朋友对隐私极其看重,有一次我们在一个地方看见她的车,发信息问她是不是在附近,她就勃然大怒,认为我们在窥探其隐私。我认识的一个经济学家坚持用一部很老的诺基亚手机,他不愿意在网上留下太多个人的痕迹。



我总觉得隐私观念的形成与人的心理有关,也与人的经历和生活水平有关。比如我们小时候住平房,每家的大门都不上锁,邻居经常从我家前门进来穿过我家客厅、卧室、厨房,从后门回自己家,如入无人之境。在这种环境下长大,我在隐私问题上就大条得多,我的朋友圈是全开放的,什么都晒,因为害怕麻烦也懒得给朋友做分区。但现在如果谁不敲门就进我家,我肯定也会感到被冒犯。

 

如果把人们对隐私的态度都列出来,那一定像人对性的观念、对政治的观念、道德观念或其它的各种观念一样,是一道光谱,而且是一道会不断变化的光谱。



2


你真的在意隐私吗?

电影《匿名者》剧照,影片讲述了网络时代一切无处遁形的状况


在互联网时代,我们是否真的在意自己的隐私?如果我们在意,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将自己的信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出来?在本期《腾云》中,南京大学的张玥老师分享了三个概念来诠释互联网时代的隐私百态:隐私关切、隐私悖论和隐私计算。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,就是用户远比自己以为的要“理性”,在对隐私的关切和推动分享的各种心理、情感需求之间,无时无刻不存在着复杂的得与失的计算。

 

对于企业而言,这个讨论的价值在于企业也同样需要去猜测和计算,什么样的环境和产品设计既能激励用户的披露行为,又能让用户感到自己受到保护?

 

这是一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难题,也很难有产品能做到完美。但隐私关切这次被Facebook事件翻上了台面,意味着天平往保守的方向又倾斜了一点点。一个肉眼可见的变化是,朋友圈里选择三天可见的又增加了好多。


感谢您关注和支持《腾云》,第65期限量赠阅开放申请中,敬请点击阅读原文填写相关信息,即有机会获赠本期《腾云》。



小编说

那么,你的朋友圈设置多久可见呢?欢迎给我们留言,顺便聊聊你的互联网时代隐私观吧~



本期主要内容

 王晓冰  卷首语 隐私光谱

 张翔/钱坤  “三方互动”中的个人信息保护

 王新锐/罗为  Facebook信息泄露事件分析及启示

 张玥  隐私悖论:用户到底有多理性?

 赵嘉敏  需要“隐私”,是人类的天性吗?

 葛凌  量子计算对决密码学

 埃里克·希尔根多夫  当今欧洲与德国的数据保护

 蔡雄山  我们真的搞明白GDPR了吗?

 杨舒蕙  艺术与科技的迷思

 方可成  新闻的未来:全面适应你的个性化需求?

 徐可  游戏AI的正确打开方式,是让人类玩家体验更爽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